70年忆峥嵘 玉树情深

时间: 2024-04-12 21:58:09 |   作者: 斯诺克第一直播网站

 

  栉风沐雨七十载,中铁建工集团厚植“红色基因”,为建设祖国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向行业一流迈进,用行动和实绩作答,书写下了高水平发展的动人故事、时代答卷。

  值中铁建工集团建企70周年之际,“70年,忆峥嵘”专栏与您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探寻一段中铁建工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光辉岁月。

  这里是三江之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也是万山之宗,北临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南望唐古拉山山系,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2010年4月14日,一场7.1级的地震,让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遭受重创,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10万户灾民需要安置,曾经美丽的高原小城变得满目疮痍。

  地震发生后,中铁建工集团西南分公司、西北分公司、华北分公司、路桥分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建设者响应号召、迅速集结,赶赴援建现场。

  西南分公司的蒲生园负责前期勘察,4月的成都繁花似锦、生机盎然,而在蒲生园眼前的玉树,则是一片冰天雪地。刺骨的寒风在一片废墟中肆虐,严重的高原缺氧让他每走几步就必须停下来喘口气。在结束勘察回到成都后,蒲生园开始着手组建项目管理团队。

  几天后,当公司领导打电话询问项目团队组建情况时,他嘿嘿一笑:“我和几个同事已经从川藏线往玉树赶了。”

  “连个应急的小氧气瓶都没有,走几千公里的川藏线,车辆抛锚了怎么办?遇见紧急状况了怎么办?”分公司领导既惊诧又担心。

  “没事,请领导放心,我们心里有数。玉树援建任务那么紧急,灾区人民等不得,我们带着仪器先去探探路,做好准备工作,等大部队一上来就能立即开工。”蒲生园回答道。

  再次来到玉树,高原的天气依然变幻莫测,这会儿艳阳高照,转眼便狂风大作,乌云蔽日,漫天席卷的灰尘叫人睁不开双眼,不一会儿比花生米还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掉下来,像机关枪似地疯狂扫射,忽而棉絮一样的雪花又飘落下来。

  天气的反复无常为前期工作开展增加了很大难度,但蒲生园这次已做足了长期扎根的心理上的准备。他带领的这支“先遣小分队”,短短十天就完成了驻地供水供电的部署,率先实现了办公正常化。

  路桥分公司接到的任务是修筑玉树的重要交通要道——扎北市政道路。当项目物资部员工王皓春和周大成看到运送物资的唯一通道——加吉娘山的山路时,两人惊呆了。山路狭窄而陡峭,最大坡度高达18%,道路最窄处只有2米多宽,拐角处只有五六米宽,一些地方还是90度的直角弯,大型运输车辆根本没办法通行。

  前面的路哪怕再难走,两人都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他俩郑重向项目经理李岩表态:“保证把物资准时供应到位。”

  “其他单位怎么运送物资的?”带着疑问,两人跑到了兄弟单位取经学习,最终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先把大型设备拆卸分解,用大车将机器设备和物资材料拉到中途,卸下后进行二次倒运,雇用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小型车辆,再一车车运到工地。遇到道路狭窄的地方,就肩扛手抬。装车、卸车、分解、倒运、组装……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程序。一天下来,两个人的小腿又红又肿,疼得不能走路。

  一天傍晚,天空突然飘起雪花,不一会儿,原本就很泥泞的道路变得异常松软和黏湿,每前进一米都无比艰辛。王皓春和周大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着,期间还重重地摔了好几个跟头。“最后一车了,加把劲!”在手电筒发出的微弱灯光下,两人互相加油打气,冒雪前行。

  从北京到玉树,海拔升高了近4000米。高海拔导致王皓春和周大成失眠心慌,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既然缺氧睡不着,倒不如把工作干了”,对于艰苦的环境,两人压根没当回事,抱着“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决心,两人一门心思扑在扎北市政道路建设中。

  夜幕降临,一盏明灯下,一位年已古稀的藏族老人,翻阅经文,摇动转经筒,虔诚礼佛。老人在为玉树地震中,逝去的亲人祈祷,为正在帮助玉树重建家园的中铁建工人祈福。

  相隔几百米,是中铁建工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二分部负责施工的苏鲁村施工点,现场作业繁忙,秩序井然。

  2010年10月,为确保玉树灾区人民早日入住永久性住房,青海省请求,中国中铁在原有援建任务外,再次承接了玉树县下拉秀镇1000套农牧民住房的建设任务。玉树下拉秀镇平均海拔4100米,高寒缺氧,距玉树县结古镇102公里,人口1万人,大都为藏族同胞。

  1000套住房分散在33个集中安置点,最远处的施工点距离结古镇260多公里。因为地处深山,道路交互与通行状况极差,物资材料供应极度困难,施工点均无电力供应,施工用电全部需要自行发电解决。面对如此艰难的施工条件,负责援建的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快速进场,抢在大雪封山前展开了艰难的施工。

  一天,重建项目二分部的几个管理人员正在指导工人施工作业,只见一位年近七旬的藏族老阿妈颤巍巍走来。起初,大家还以为她只是路过的村民,并没有格外在意,但渐渐发现她一直守在工地旁边不肯离开,还时不时对着大家指点、比划着什么。

  当时还是见习生的崔建军比较细心,看到老阿妈不肯离去,便停下手头的工作迎上前去,关切地询问道:“老阿妈,找我们有什么事吗?”那位老阿妈一边摇头,一边指着远处,嘴里说着崔建军听不懂的藏语,原来她不会说汉语,这可让崔建军等人犯了难。他们将老阿妈扶到一旁坐下,尽量安慰她不要着急,心想正好一会村干部会来工地,到时候就能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了。

  不一会,苏鲁村的村干部来了。他是村里为数不多会讲汉语的人。他用藏语跟老阿妈沟通,随即向崔建军等人进行翻译并介绍相关的情况,大家这才明白了老阿妈的意思。

  原来,这位藏族老人今年已经67岁了。5年前,她从更远的山坳搬到现在的住地,身边还带着小孙女。但此地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家里也没有通电,每到夜晚只能靠酥油灯和月光照明。老人每天都要在家和寺庙之间来往,久而久之发现这片工地竟然有电。自己虽然一辈子没有用上过电,但为了小孙女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她终于下决心来工地上问问,能不能帮她家接上一盏电灯。

  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原来,在苏鲁村的这个工点,大家也只能依靠发电机来解决施工用电问题。老阿妈家离得虽然不远,但要实现接通电路,还真需要费一番周折。

  看到大家犯了难,村干部也开始和老阿妈耐心地解释起来,希望她能够理解项目上的难处。

  望着老阿妈失望的神情,崔建军等人感到十分揪心。也许繁华都市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夜如白昼的生活,可对于深山里的藏族老人来说,哪怕一盏电灯,也成了一生中难以企及的奢望。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小孙女晚上能有灯光照明,让孩子能够从小过上有电灯的幸福生活。项目上再困难,也不忍心让老人的愿望落空,他们通过村干部向老阿妈表示:“您放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肯定帮您解决。”

  为了实现给老阿妈家里接通电路的目标,崔建军等人向项目部领导汇报了详细情况,在得到领导的支持后,崔建军专门从玉树的项目部请来了电气工程师,现场制定实施工程的方案。他们根据老阿妈家和工地之间的地形特点,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可行方案并开始实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老阿妈家终于接上了电灯。老人感动地连声说道:“才仁,才仁(谢谢)!”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本来低矮昏暗的土坯房,也点亮了老人和小孙女的心房。她们知道,用不了两年,就能走出这间土坯房,住进中铁建工人为她们修建的新居。

  2012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决战之年”,中铁建工集团负责施工的工点在历经两年的艰难施工之后,终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临近工程尾声,全体参建员工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十足的劲头投入到施工管理之中。

  为了加快华北分公司几个施工工点的进度,项目部安排崔建军的师傅——商务经理刘敬礼专门负责这几个工点。刘敬礼经常往返于工地和项目部之间,为几个年轻人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

  2012年,西北分公司玉树项目部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7月的一个下午,刘敬礼和崔建军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崔建军怕师傅开车太累了不安全,就主动提出替他开一段。然而,正当两人下车准备交换座位时,意想不到的危险发生了:车辆手刹突然失灵,向后溜去。当时他们正处在一个坡道上,溜车的速度慢慢的变快。刘敬礼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危险发生,奋不顾身上前试图控制车辆,但车速过快,崔建军眼睁睁看着车轮从师傅腿上压过,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当他跑到师傅身边时,刘敬礼已经挣扎着坐了起来,说:“我没事,你快去看看车。”此时,那辆车已经没了踪影。幸好山路转弯,车卡在了藏族同胞挖的排水沟里,几个藏族同胞帮忙把车弄了出来。崔建军修好刹车后载着师傅下山检查,好在刘敬礼的腿并无大碍。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休息了几天后,刘敬礼又一次上山了,而这次,是崔建军坐在驾驶席上牢牢把握着方向盘。他说:“在重建的最后时刻,师傅他不畏艰险,不辞劳苦上山让我们,我一定要保护好师傅,不再让他多操心。”刘敬礼在一旁望着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徒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3年9月1日,灾后援建指挥部召开“9.30”节点动员会,明确了玉树县行政中心、原920台居民组团、巴塘滨水休闲组团等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

  历经3年多建设,中铁建工和兄弟单位援建者一起顺利完成古镇城南片区和下拉秀农牧民住房建设共计52个援建项目,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为帮助玉树灾区恢复重建,中铁建工的援建者们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物资短缺等种种困难,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曲平凡但不平常的援建之歌,创造着玉树速度、书写着玉树奇迹,用实际行动把中铁建工人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深深地镌刻在巴塘草原的高天厚土上。